校友动态
【1980级校友】黄季焜:潜心做好三农“大研究”
  • 日期:2022/12/26 20:53:22
  • 编辑:李芬
  • 浏览次数:282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关注和研究的都是“大问题”。

粮食安全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始终是重要话题。黄季焜认为,面对这些牵涉面广、影响因素多、情况错综复杂且需要深入研究的“大问题”,研究者要具有“大视野”,潜心做好“大研究”,并依靠团队力量,在共同兴趣牵引下协同努力、长期坚持,予以解决。

黄季焜 受访者供图

献策粮食安全

“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粮食、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需要系统考虑、动态优化。”黄季焜告诉《中国科学报》,“在方法上要以问题为导向,将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状结合起来,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黄季焜解释说,中国水土资源有限,一方面正面临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挑战,另一方面已经从吃饱、吃好向吃得营养健康、种类丰富阶段转型。未来中国还要把有限的水土资源用在种植蔬菜、水果和发展畜牧、水产等高价值农业产品上。

黄季焜认为,“当前和未来的策略应该是做好自己、向世界开放、帮助朋友”。其中,以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就是要夯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大幅提高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力,最大限度保障粮食安全和高值农业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以最大的诚意向世界开放,就是要积极推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贸易国际治理体系建设,创造良好国际贸易环境。尽最大的能力帮助朋友,就是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食物安全保障能力和改善全球食物供给的同时,也能扩大我们的朋友圈,并为中国从国际市场购买适度粮食创造宽松环境。

“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要掌握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政策和投资安排。”黄季焜说。

深入基层做研究

黄季焜主张以“问题导向”,用扎实的农村调查、准确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们许多研究都是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的,深入田间地头、进入农户家里。只有沉到基层,才能发现‘三农’面临的真正具体问题,才能搞清因果关系,找到解决方案,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黄季焜说。

出生于福建长乐农村的黄季焜,普通话带有浓重口音,这给他进行农村调查和入户访问带来了一些困扰。他回忆起一次有趣的调查,上世纪90年代,黄季焜和合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高一起到云南农村做入户调查。尽管调查队请了当地向导做翻译,但沟通仍不顺利。

当黄季焜操着一口福建普通话提问时,不仅当地农民听不懂,向导一时也搞不清他的意思。双方前言不搭后语地沟通了好一阵子,最后“中国通”罗斯高急了,一把拿过黄季焜手上的问卷开始发问,问题才圆满解决。问卷完成后,当地农民通过向导告诉黄季焜:“你那个外国学生很厉害,普通话讲得比你好,你要多向学生学习啊。”

数十年来,黄季焜一直坚持做农村调查。每个项目从研究设计时的田野预调研,到项目执行期间的大规模实地调研,他从不缺席。

把农业故事讲好

不久前,黄季焜刚从山东等地完成大规模土地托管和数字农业发展调研回京。今年初,他组织的一项有关乡村振兴的调查涉及5个省份169个行政村,完成了1768户农户的入户调查。

“农业农村发展与政策研究需要研究人员对乡村和农户开展长期跟踪调研。”黄季焜说,“我们2000年开始启动土地劳动力调查,一直跟踪到现在。这项历时20多年的调查,共开展了8轮涉及8个省份。基于长期跟踪调研数据所获得的研究成果,不仅能较好解释农村社会和农民发展的演变过程,还能在不同时期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黄季焜领导的团队(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简称CCAP)在宁夏、河南、河北等地开展的水土资源调查,从2001年到2020年进行了6轮大规模跟踪调研;在转基因棉花产业化与政策研究领域,在华北和长江中下游棉区进行了14年调查;在农村公共物品领域,从2003年至今在5个省份进行了5轮乡村跟踪调查。

长期跟踪调查,深挖“三农”问题,不但积累了大量科研基础数据,而且其成果对中国农村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黄季焜坚信“任何事情必须以数据为依据,用事实说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故事讲好”。

在学界,黄季焜被誉为“用数字说话的农业经济学家”。截至2022年2月23日,他的论文Google Scholar总引用为35400次;多年名列Elsevier发布的“经济,经济计量学和金融”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的榜首;有60多份政策建议获国家领导人批示。

“黄埔军校”的育人方式

1995年9月,黄季焜学成归国,不久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并组建了队伍。此后,他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的持续资助,在科学基金的稳定支持下开展系统研究。

黄季焜带领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在北京大学已形成由11位教职系列PI(学术带头人)组成的CCAP研究团队,多所院校也建立了CCAP分支团队。“11位PI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形成一个整体。大团队一起调研、讨论、头脑风暴、思想碰撞,往往能带来几倍的放大效应,结果远超预先设计的目标。”

在人才培养上,黄季焜同样运用这种“军团作战”思路。“学生能了解多方面的情况,整体思路、思考方式与思维模式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我们要用‘大团队’的方式培养人才。”

“科学严谨、追求完美”是黄季焜对自己和学生的一贯要求。30多年来,他常年夜以继日,“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对团队提交报告或建议的要求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学生戏称CCAP是“农业经济学领域的黄埔军校”。这既带着骄傲,也有些许调侃,还包含着对黄季焜这位“校长”极致要求的理解与尊重。

严谨系统的科学锻炼成效显著。如今,黄季焜团队已培养出一批在农业经济管理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学者。

黄季焜认为,从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已超过2.4%,但农业研发投入只占农业GDP的1%左右。“未来‘三农’还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希望科学基金能持续关注和支持相关研究,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为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者 张双虎

注:黄季焜 南京农业大学1980级农经系本科校友